生態保育的山美
 Uongu-e-Yatauyonganan漢名高一生,是上個世紀初阿里山鄒族的重要領袖,有著強烈的高山族民族主義意識。Uongu自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回到故鄉,致力於提升族人教育;1940年代並提倡「高山族自治縣」的構想,期望能「設定出以高山族為主人公之區域,建立真正高山族之平和境度」。
 2003年底,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為Uongn舉辦的紀念展中提到,他「不僅關心族人教育,更積極參與鄒族語言、文化的紀錄與保存;投入鄒族公共事務與生活改善,如推廣農業新知、改善醫療習慣等;以及爭取新墾地,鼓勵族人遷移,新美與茶山就是高一生努力爭取墾地而行程的鄒族部落。」這些行動若放在今日,不正是同時涵蓋了「人文地產景」五大主題的社區總體營造嗎?
  對原住民而言,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的緊密結合,是其生命與文化發展的根本要件,所以社區營造是很自然的事。只可惜是上一個世紀,原住民族遭受到日本殖民政府以及漢人社會的衝擊,傳統的社會結構鬆解,經濟也持續受到壓迫,在文化傳承上產生極大的困難,族群的凝聚力、合作生產、敬愛環境等傳統價值及生活型態也跟著式微。
 Uongu的高山族自治行動正是他敏感於鄒族的文化處境自是更加艱辛,運動限於低潮。
  直到1980年代,台灣原住民權利運動崛起,才是台灣帶起更多原住民的自覺行動。1990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協力政策,則適時提供了原住民社區推展公共事務的機會,部落歷史、文化采風、環境營造、部落產業等都可以申請政府補助。近年來花棉線阿美族的太巴塱社區和馬太鞍社區、台東布農足的布農部落半卑南族的南王社區、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的鎮西堡部落和司馬庫斯、嘉義縣鄒族的阿里山各部落、屏東縣排灣族的瑪家鄉和魯凱族的好茶社區等,及因此逐步營造出成果。
鄒族自決與社區營造
  原住民部落的社區營造其實是台灣原住民權利運動的一環,以族群自覺意識為重要基礎,他也比政府喊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還早開展。以阿里山的鄒族為例,1983年即已成立合作農場,嘗試突破中間商人剝削;1986年,旅居台北的鄒族知識份子發行了《北曹》(隔年改名為《鄒》季刊);1989年;山美村開始推動達娜伊谷河川生態保育工作;1991年,樂野村成立「鄒語工作室」,達邦村成立鬼湖農場,特富也成立玉峰農場;1993年,舉辦第一屆「鄒是會議」,這些都發生在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前。如今,鄒是會議每年固定召開,且已改名為「鄒族會議」;鄒族文教基金會也在2001年正式成立;同年山美社區並獲得第一屆總統文化獎玉山獎......,民族自我重建與社區總體營造持續推展。
  在Uongu促成的新墾地新美與茶山部落的前緣,有一個更大的部落稱為「山美」,是曾文溪上游很重要的鄒族部落。山美部落少為人知的故事是,部落裡的勇士Tosku在1769年殺了清朝的通事吳鳳,這事件後來被日本人和漢人作為教化的素材,將吳鳳塑造成試圖感化鄒人改去獵頭惡習而捨身成仁的好人,而鄒族人則形同愚昧野蠻的表徵。長久以來,這個故事藉著小學教科書,不斷地向兒童灌輸著種族成見,也強烈壓迫著鄒族人的文化尊嚴。一直到1988年鄒族人拉倒嘉義火車站前的吳鳳像,教育部才同意將吳鳳的故事從教科書刪除;隔年,吳鳳鄉也正式改名為阿里山鄉。隨著吳鳳神話瓦解,鄒族人的社會形象才得以平反,同一年,也是山美社區正式推動達娜伊谷河川生態保育的一年。
達娜伊谷的生態保育
山美,鄒語叫saviki,行政上歸屬於阿里山鄉山美村,人口約一百四十四戶、六百五十人,幾乎全是鄒族人(北鄒)。
  山美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南區曾文溪中上游,這一區塊的河域稱為達娜伊谷(Danayiku),長久以來即是部落的傳統漁場。在鄒族的族群生命中,河川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河裡豐饒的資源提供了足人無窮的生活寶藏。鄒族人普遍相信,山有山神,河裡有河神,人必須敬畏之,因此鄒族的祖先傳下來一套價值體系:「只取所需,過量不取。」正是一種適度保育、永續利用的古老文化。但是這古老文化,卻受到外來的惡質文化嚴重衝擊。
  達娜伊谷的河域中有豐富的鲴魚,由於肉質鮮美,常引來外人以毒魚、電魚等方式捕抓,不僅侵犯到族人的生活領域,並且破壞河川生態,甚至危及族人飲水安全。山美社區自1985年開始醞釀河谷保育的構想,經高正勝傳道人發起,村名捐出原本歸屬不同氏族的漁場,積極籌組保育組織,1989年,村民大會以全數贊成,通過達納伊谷是山美共有的財產,並正式成立保育隊,由五十歲以下男性組成,日夜輪流巡河護魚;負責統籌協調的高正勝村長還因此得到農委會頒發的「自然生態保育楷模」。1993年,山美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推動觀光及保育的相關工作從此更為組織化。
  經過五年的封溪護魚,達娜伊谷的生態恢復舊觀,魚群數量大增,遂在1994年首次對外開放。隔年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正式成立,社區開始向遊客收取清潔管理費,以支應園區的各項工程與維護需求。1996年,山美社區與時報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第一屆「寶島鯝魚節」,經由媒體的宣傳,達娜伊谷的經驗漸為人知。愈來愈多的遊客到山美來體驗自然保育的成果,清潔管理費的收入讓山美社區獲得更高的自主發展空間。根據社區發展協會統計,達娜伊谷每年遊客超過十萬人次,清潔管理費收入近千萬元。
  這些收入除了用來支應園區的開銷外,剩餘的部分還可以作為社會福利之用;不管是獎助學金、老人津貼、結婚、生育、喪葬、急難救助還是住院補助金,居民不僅實際體會到生態保育的好處,對山美的認同也越加強烈。
雇工購料的先例
  達娜伊谷的保育行動也喚醒並為山美社區建立了推展社區營造的基礎。
  協會在成立之後,開始向相關單位申請計畫,參與社區協力政策;初期主要向嘉義縣政府文化局申請有關文化傳承方面的補助,包刮推展母語及傳統舞蹈、收集展示鄒族傳統文物等;1998年進一步申請文建會的「美化公共環境計畫」,並採用雇工購料方式進行部落環境營造,從選料到施工完全由族人一手包辦,將民眾參與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同時創造出極具鄒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空間形式。也因為山美的這項經驗,「雇工購料」得以在公部門的委託方式中成為範例,提供九二一災區重建的參考,進而擴大成近年來的風潮。
  山美社區共有七鄰,各有屬於自己的傳統故事和特色,因此在環境營造上也希望能讓各林展現自己的風格;而不論是否曾到平地從事過營造工作,部落內的居民多數具有營造環境的天份,只要給予適當的機會,就能夠盡情地發揮,雇工購料正好有助於達成此目標。
  在文建會的「美化公共環境計畫」中,山美以「再造saviki之心風貌」為題,設定了「傳統公共建築回復」、「公共空間美化」和「公共藝術家具設置」三個工作方向,再以鄰為單位分別營造。在傳統公共建築回復部份,分別設置竹屋、涼亭、暸望台、集會所、小型竹屋等設施;公共空間美化部份,進行擋土牆面藝術創作、擋土牆美化、古步道整理、傳統技藝研習區;公共藝術家具部分則設置藝術地標及公共桌椅。在居民動手營造下,一處處符合需求也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間被營造出來,山美不只有美麗的達娜伊谷,也有足見美麗起來的部落。
反省、思考、再出發
  由於達娜伊谷復育成功,進入山美的觀光客日益增多,雖然部落族人帶來經濟收入,並吸引年輕人返回部落,然而,更多商業活動,以及大家埋首於賺錢,也讓人感覺到山美變了。有人說,山美變得有點人情淡薄,好像快跟台灣其他觀光區一樣,擁擠、嘈雜、媚俗。2001年級開始有反應的聲音:
  「現在的山美是不是太商業化了?」許多因厭倦都市爾虞我詐的生活而毅然返鄉的年輕人常這樣問。他們也質疑:這是我們要走的路?我們的未來嗎?「我們能不能從過度重視觀光效益,拉回一點點人文、一點點鄒族的性情,還有一份真誠保護土地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